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导 > 正文
厦门市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8/28 9:53:47  来源:厦门佛教在线 编辑:xmfx 浏览:1

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中国化方向
努力推进厦门佛教全面健康发展
——厦门市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释定恒
2016年8月28日

  各位代表:

  我受厦门市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委托,向厦门市佛教协会第九次代表会议作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理事会于2011年12月由第八次全市佛教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至今届期已满。五年来,本届理事会在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的直接领导下,带领全市佛教四众弟子,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认真贯彻宗教工作的安排部署,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严格戒律戒规,完善规范管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倡导正信正行,弘扬佛教文化,兴办公益慈善,开展对外交流,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美丽厦门”、“新福建”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本会带领全市佛教界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孙春兰部长来厦调研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典礼;传达学习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我会相关法师还参加了中央统战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九期、第十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国家宗教局主办的“佛教、道教界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研讨班”、“宗教院校教师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培训班”、“加强佛教团体建设研讨班”、“全国宗教院校负责人第三期培训班和骨干教师第四期培训班”等;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在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厦门市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训班”;并通过全市寺院负责人学习交流会、市佛协会务会、专题报告会,让十八大、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等宗教政策法规精神进团体、进寺院、进院校,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切实把佛教四众弟子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继续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进一步增强佛教界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继续贯彻《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宗发〔2012〕41号)、《关于开展整治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国宗发〔2015〕3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闽民宗〔2014〕137号)等文件精神,提高依法开展活动、依法自我管理、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

  二、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规范管理

  树立良好道风维护佛教本色。长期以来,厦门佛教界以“六和敬”精神维护僧团的和合,以戒为师、以法为师,维护佛教本色,树立佛教清净庄严的良好形象。同时为摄化信众,举办传授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等法会。南普陀寺、鸿山寺、梵天寺、万石莲寺等寺院每年定期举行皈依法会。自2012年以来,南普陀寺相继举办多场“千人皈依”大型法会;2015年南普陀寺重修《共住规约》和《南普陀寺清众考勤制度及说明》,对常住全体僧众上殿、上班实行考勤,严格僧团管理,全寺僧众“讲戒律、学戒律、行戒律,讲规矩、学规矩、行规矩”。2015年闽南佛学院毕业生祖修法师、如润法师一起发菩提心从南普陀寺起香,三步一拜前往广州、云南,开启感恩修行菩提之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赞叹。

  不断完善寺院基础建设。五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积极推进会所妙释寺重建项目:完成“三通一平”等前期工程,并对寺院周边违建用地进行整治;完成重建工程项目招投标;申请了市财政拨款490万元资金补助;为推进妙释寺重建进程,由驻会会议提议,经会务会讨论通过并报市民宗局备案,将“妙释寺重建”工程项目交由南普陀寺承建和管理。南普陀寺相继完成对后山进行整体美化绿化、中轴线上主体建筑完成修缮,以及制定完成南普陀寺整体规划、功德楼、上客堂建设、放生池清理维护等等;还有鸿山寺、净莲寺、碧山岩寺等整体改造重建,以及观音寺、启明寺、虎溪岩寺、妙法林、进明寺、白鹿洞寺、雪峰寺、天竺岩寺、石室禅院、石峰岩寺等等,全市寺院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维护修缮和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寺院功能配套,改善寺院居住环境与生活水平,使寺院面貌焕然一新,道场更加清净庄严。

  不断完善制度促进规范化管理。一是完善制度管理。始终把寺院消防等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深入开展寺院消防“四个能力”和“安全工程”建设,结合近年来在寺院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针对寺院明火及用电等,提出着重抓好八项基础性安全工作,解决隐患,确保安全;专门研究制定了厦门佛教弘法和慈善工作四个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推动我市佛教弘法、慈善工作的发展;开展了寺院财务管理等基本信息登记、寺院财务监督管理验收工作,加强寺院财务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就规范寺庙骨灰堂(楼、塔)建设和骨灰存放相关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调查摸底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印制统一规范的票据和证明,健全管理制度和完备相关手续。继续协助指导寺院落实办理教职人员医保社保,全市佛教界基本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了厦门市佛教寺院土地房产信息专题调查等调研工作。

  二是明确佛协内部分工与部分设置。研究制定了第八届理事会部门设置及副秘书长以上人员分工,根据工作需要本会内设“教育弘法慈善部”、“寺院管理指导部”和“行政综合协调部”三个部门;进一步完善每月会务会、每季度寺院负责人学习交流会、务虚会等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为密切联系广大信教群众,每年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举行佛教界迎新春团拜会、中秋博饼联谊会等,以及教师节慰问闽院法师、老师,促进各寺院的交流与联谊活动。

  三是做好教职人员认定备案等相关工作。目前我市上报省里通过备案认定的“福建省佛教教职人员”共547名(其中闽南佛学院327名,各寺院220名),首批上报办理《福建省佛教教职人员教职证》216名。我会研究制定了《厦门市佛教梵行清修女(菜姑)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试行草案)》,为31名梵行清修女办理认定。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完成寺院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工作。

  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寺院活动。2012年以来,我市佛教连续开展了创建和谐寺院活动,分别以创建“平安寺院”、“和谐寺院”、“以戒为师”、“道风端正”及“规范”为主题,活动结合了加强法规学习、完善制度管理、落实燃香安全、提倡文明敬香、贯彻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寺院“安全工程”建设、财务监督以及参与慈善等内容制定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定期检查,开展培训,跟踪指导,促进提升。经佛教团体、市区宗教主管部门审核,第二批、第三批创建活动中共有34所寺院验收达标并进行授牌,基本完成我市佛教寺院创建达标工作。

  三、倡导“善心善行”,推进文明生态寺院建设

  近年来,南普陀寺率先在全国倡导开展“文明敬香”、取消门票、“垃圾不落地”、“善心善行”等系列活动,首倡“三零”理念,去商业化,创建公共文明,成效显著,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14年9月,推行“垃圾不落地”,打造国内首个无垃圾桶的寺院,建设生态寺院。2015年提出“将厦门打造成全国公共文明行为准则典范城市”的议案。2015年3月,南普陀寺与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向市民和游客发起六项文明行为倡议。2015年10月,南普陀寺正式启动“善心善行”公共文明行为系列活动,围绕“十二项文明行为”,推广文明规范。2016年“世界环保日”当天,南普陀寺开展“善心善行公共文明系列活动”两周年纪念活动,并与厦门大学、市环保局举行合作共建签约和揭牌仪式,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被授予“厦门市环境教育基地”。

  我市佛教界以南普陀寺为重点,在全市各寺院展开此项工作。推行公共文明寺院建设,打造整洁寺院、环保寺院、文化寺院、和谐寺院、文明寺院,全面提升我市佛教寺院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倡导“慈悲护生”、“合理放生”,更好发挥慈悲救护生命、促进生态文明、净化社会人心的积极作用。此项活动得到广大信众和游客的积极支持、响应和“点赞”,现已在厦门各社区、重要景点、公共交通、学校、医院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四、注重佛教教育,大力支持闽南佛学院办学

  2013年8月7日,国家宗教局准予闽南佛学院变更为高等佛教院校。闽院复办至今,共培育十四届本科学僧、十五届预科班学僧和八届研究生;累计2350名学僧毕业,其中研究僧共51名、本科僧1105名、养正预科班学僧计1206名,分赴全国各地及海外从事弘法工作,为中国佛教事业输送了大批合格僧才,是目前全国28所汉传佛学院中培养僧才最多的佛学院。

  2013年海峡论坛期间,在国家、省、市宗教主管部门领导的见证下,闽南佛学院与台湾圆光佛学院正式签订合作交流意向书。并于2015年选派学院研究生赴台进行研修学习。开创了两岸佛教教育合作交流的先河,受到两岸佛教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10月14日闽南佛学院在厦门隆重举行建校90周年庆典大会。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厅、省佛教协会、厦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等单位领导,以及部分中外佛教界人士、佛教院校代表,全院师生、历届校友和有关学者2000余人参加。院庆期间,还成立“闽南佛学院校友总会”,举办《闽南佛学院与近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校史图片展、校友恳谈会,发行校友院庆纪念文集《感恩•怀念》等系列活动。

  2016年1月则悟大和尚担任院长以来,重点抓道风培养与僧格完善,增加丛林实务、僧门行仪等课程,明确办学方向和目标。目前学院正筹备成立佛学研究所和校友会海外分会,增设国际外语班,引进优秀师资队伍,培养新时代优秀僧才,继续推进弘法事业发展。

  五、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弘扬佛教正信正行

  促进厦门佛教弘法事业繁荣发展。五年来,我市佛教各项法务活动繁荣发展、蒸蒸日上,几乎每年都有大型法务活动,主要有:则悟大和尚续任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建校9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净心法师荣膺虎溪岩寺方丈升座庆典,太平岩寺全堂佛像开光暨世澄法师升座庆典,市佛教居士林成立六十周年庆典,普光寺金光明塔落成开光,鸿山寺重建落成佛像开光等系列活动;思明区白鹿洞寺普门弘法楼奠基,庆福寺佛光书画社20周年庆典,碧山岩寺重建落成开光;海沧区云塔寺能元法师进驻仪式;同安区梵天寺大殿重建落成开光、魁星阁奠基,梅山寺大殿落成开光,文山斗拱岩寺大殿奠基,拱莲古寺天王殿奠基,南洋报恩寺扩建奠基等等。近年来,南普陀寺、太平岩寺、普光寺、石室禅院、梵天寺等寺院相继举行水陆法会,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普利一切有情。

  倡导经典解读、讲经弘法。我会积极倡导寺院开展“讲经弘法”,闽南佛学院多次组织师生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讲经交流会”、“佛教辩经会”和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福建佛教讲经交流会”等活动;2014年12月鸿山寺成功举办“2014年福建省佛教讲经交流会”;2016年5月闽南佛学院代表队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2016佛教辩经会”。为促进僧才培养,闽南佛学院专门成立“辩经社”。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佛教信仰的需求,闽南佛学院、南普陀寺、鸿山寺、观音寺、净莲堂、梵天寺等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讲经说法,并逐步树立寺院弘法品牌,如:“闽南佛学院大讲座”、“南普陀寺义工梵呗教习培训”;“鸿山寺千人共诵《地藏经》”、“石室禅49昼夜精进祈愿药师佛法会”、“万石莲寺律学研修班”、“太平岩寺佛学班、禅修班”等等。通过学习提升信众精神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弘扬佛教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我市佛教界组织文化交流、书画展、摄影展、梵呗音乐会、文艺演出、传灯、庙会、灯会等各种交流形式,弘扬佛教优秀文化,为“美丽厦门”增添文化色彩。主要活动有:每年元旦在南普陀寺举行“慈悲心•翰墨情”厦门新年书画慈善行活动;南普陀寺每年举办“普门示现”义工联谊晚会;南普陀寺“无尽意梵呗艺术团”多次精彩演出;南普陀寺义工漫画组通过做画展、做插画等形式吸引许多游客参加;观音寺举行观音诞大型佛教音乐会;鸿山寺、石室禅院分别成立“鸿山书院”、“石室书院”,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鸿山寺举办多场“鸿山墨缘”书画艺术展等活动;石室禅院慈善功德会会员代表大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思明区佛教协会、进明寺与梵呗艺术团联合举办“思明区首届闽台佛教梵呗文化音乐节暨新年音乐会”、“中秋慈善周赏月•梵呗音乐会”;庆福寺举办“佛光书画社成立二十周年书画作品展”、“缅怀妙湛老和尚圆寂20周年书画展”;还有海峡两岸(厦门同安)佛教文化旅游节,各寺院新春普茶会、梵天寺春节庙会、梅山寺元宵灯会等,以及多种多样的佛教夏令营、中国传统文化夏令营等等。

  发挥佛教义工队伍的积极作用。南普陀寺、鸿山寺、观音寺、石室禅院等寺院相继成立义工组织,加强义工培训和组织化、系统化的管理,更好地发挥义工的服务效用。2009年成立的南普陀寺义工部,目前义工人数迅速发展至5000多人。寺院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大型义工培训活动和一场大型义工迎春联谊晚会,成立“南普陀无尽意梵呗艺术团”,创办和发行义工专刊《菩萨家园》。义工服务范围由寺院内部发展到服务社区、医院、社会,成为厦门佛教加强与社会联系和弘扬佛教正信的典范。

  运用现代网络媒体多元化弘扬佛法。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弘法需求,我市佛教界通过运用网络媒体等打造多元化、多渠道的现代化弘法平台。一是建立佛教门户网站和微信弘法平台。目前我市佛教界有12个佛教网站和20个寺院微信公众号。其中我会“厦门佛教”网站,总流量最高41万;“南普陀寺”网站,日均流量50万,页面访问量15万。“南普陀寺”和“厦门佛教”等网站成为我市佛教界对外发布信息和提供佛教公众服务的重要平台。二是南普陀寺开创国内寺院与官方媒体合作先例,推出网络视频栏目、网络短视频栏目及进行法会全球直播等。2014年9月,《微佛学》是在市民宗局指导下,由南普陀寺与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共同开办的网络原创微视频栏目,成为大陆首家佛教寺院与媒体合作的专题视频节目;2016年与凤凰网合作推出《悟了么》网络短视频栏目,该视频在凤凰视频上连载播出,每期点击量近十万。2016年“南普陀寺浴佛大典”由凤凰网进行全球网络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达35万多人。另一方面,鸿山寺率先在寺庙运用物联网技术、手机自助导览服务功能等打造“智慧鸿山”,并于2015年荣获“最佳物联网应用奖”。

  六、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服务社会利益人群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6年6月,四年半时间内我市佛教界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捐款捐物累计达一亿多元,其中2012年2000万元,2013年2883。45万元,2014年2540万元,2015年1880多万元;其中仅南普陀寺慈善会年均向社会慈善捐款达千万元。近年来,我市佛教慈善事业逐渐发展形成以下特点:

  一是慈善活动主题突出,立足于帮助本市社区困难群众。每年元旦、春节、中秋期间,我市各佛教慈善组织、各寺院积极募集善款、物资,慰问关心社区低保户、特困户等社会弱势群体。2013年以来,我会倡导组织全市佛教界参与“迎新春、送温暖”慈善献爱心活动,2013年至2016年这项慈善活动共慰问社区困难群众17541户,累计捐出善款1176。43万元。其中包括自2014年起每年元旦在南普陀寺举行的“慈善心•翰墨情——厦门新年书画慈善行”活动,三年通过义卖书画作品共募集善款227万元。2012年以来,我市佛教界积极开展“慈善周”活动,举办“厦门市佛教慈善专业人员培训班”,积极参与“慈爱人间、五教同行”,我市佛教各慈善机构、各寺院集中开展助学活动,每年“慈善周”期间助学捐款均在200万元左右。

  二是更加注重心灵上的抚慰。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救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财物,而且还需给予心灵上的支持,用佛法来净化人心。我市佛教界为“厦门BRT纵火案”、雅安地震灾区、天津滨海塘沽爆炸事件、“东方之星”豪华游轮沉船事故、江苏龙卷风灾区、尼泊尔地震等举行传灯、祈福超荐法会;南普陀寺成立佛法辅导室,每日安排法师为大众解惑释疑;进明寺等慰问“厦门BRT纵火案”遇难者家属;同心慈善会设立“癌友关怀部”开展“大爱之行”;石室禅院举行“温暖失独踏青半日”;济群法师赴漳州监狱作佛法讲座;进明寺连续六年举行无偿献血活动;南普陀寺慈善会义诊院、延寿寺牙科诊所、佛心寺、能仁寺等为社区群众进行义诊施药;鸿山寺、梵天寺关爱环卫一线职工等等。

  三是不断完善慈善机构建设,促进佛教慈善事业发展。我会积极支持与协助有条件的佛教团体和寺院成立专门慈善机构,近年来新设立的慈善机构组织有:“鸿山慈善会”、“观音寺慈善会”、“普光寺慈善基金”、“天竺岩寺慈善基金”和“石峰岩寺慈善基金会”等,使我市佛教慈善组织机构达11个。即观音寺慈善基金会、石峰岩寺慈善基金会、南普陀寺慈善会、同安区同心慈善会、石室禅院慈善功德会、梵天寺厚学慈善会、鸿山慈善会、观音寺慈善会、虎溪岩寺慈善基金、普光寺慈善基金、天竺岩寺慈善基金。近年来“虎溪岩寺慈善基金”经两次增资至1000万元。

  七、发挥区位优势,深化对台对外交流

  五年来,我市佛教界进一步深化厦门佛教交流合作,扩大厦台佛教文化、教育、青年、法脉法缘等各领域的交流,在交流内容、层次、规模、规格上均创历史新高,不断增进两岸佛教法谊,为两岸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厦门佛教对台交流方面突显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在法缘相承。闽南佛学院率先在两岸佛教界间探索佛教院校合作交流。2013年海峡论坛期间,闽南佛学院与台湾圆光佛学院签署教育合作交流协议,并就师资课程、教学方式理念、制度仪轨、学修次第等问题进行全面交流探讨。2015年3月,闽南佛学院11名在校研究生赴圆光佛学院研修,正式启动两岸佛教院校互派学僧这一交流项目。2012年和2015年我会与金门县佛教会共同主办的“两岸永久和平消灾祈福大法会”,两次大法会厦门组织224位法师和200名义工赴金门参与法会。闽南佛学院第十三届本科毕业班一行138人赴台参学等活动。2015年法云法师、普端法师应邀参加在台湾日月禅寺举办的三坛大戒法会并担任“尊证师”;台湾生命电视台台长海涛法师每年都来观音寺讲经弘法。

  二是重在文化交流。2013年6月,我会成功举办“第五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教育交流周——佛教教育交流研讨会”,活动在厦门开幕,在金门闭幕。台湾“中国佛教会”、法鼓山、佛光山、中台禅寺、慈济功德会负责人及台湾各县市佛教会理事长等台湾佛教界102人来厦出席开幕。本次活动凸显了模式大、层次高、内容深、面孔新等亮点,得到了国台办、国家宗教局的充分肯定和闽台佛教界的高度评价。2015年我会参与协办在漳州漳浦县举行的“第七届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系列活动。2014年与2015年,由市人大、市政协、市民宗局、市宗教研究会、市区佛协和相关寺院相关负责人等参与,三次组成的“厦门佛教文化交流团”赴台交流。交流内容涵盖了佛教建筑、教育、管理、弘法、慈善、养老、环保等内容。思明、海沧区佛协等多次组团赴台湾、金门、澎湖进行交流访问。石室禅院成功承办“海峡两岸乐活节之乐活论坛”和“海峡两岸佛医会议”。

  三是重在青年互动。延续“每两年举办一届,厦门与台湾轮流主办”形式,我会与台北市佛教会、金门县佛教会等联合举办两届“海峡两岸青年禅文化体验营活动”。“2012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禅文化体验营”在台湾举行,“2014年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禅文化体验营”在厦门举行,来自两岸的360多名青年朋友相聚一起,一同学习、参观、联欢及体验禅文化等活动。第三届活动由本会主办,南普陀寺等承办,以禅文化为主线,突出闽台的渊源、团队的体验、亲情的交流、青春的展示四个方面亮点,活动圆满成功,深受两岸青年的欢迎。

  厦门佛教与东南亚佛教有着深厚的法缘。长期以来,厦门佛教界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佛教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保持着良好联系与法谊。在对外交流中,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日光岩寺、观音寺、鸿山寺、虎溪岩寺、进明寺、石室禅院、梵天寺和南普陀寺实业社等发挥着重要窗口及接待作用,南普陀寺素菜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国际美食质量金奖”和“中国名菜”等多个荣誉和奖项。

  五年来,我市佛教界创建和谐寺院活动成绩突出,不仅厦门市佛教协会和南普陀寺荣获“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单位”;则悟大和尚2013年被授予“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9月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2016年净心法师也被推荐为“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本会于2014年被民政部门评定为“3A社团组织”。南普陀寺“善心善行”公共文明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以南普陀寺为“试验田”,已在我市机关、单位、景区、学校、社区等广泛推广,成为我市创设文明文化品牌项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党和政府对我们的要求、离四众弟子对我们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佛教道风建设和“去商业化”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厦门佛教带来负面影响的新情况、新问题还存在认识不足;厦门佛教同样面临新增出家人减少,佛学院面临生源短缺等现象;一些寺院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等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并认真研究解决。

主要经验体会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成绩的取得,得力于党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大环境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力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心支持,尤其要感谢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和市民政局的支持帮助;得力于各区佛协、各寺院的大力支持;成绩归功于全市佛教四众弟子的团结协作与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厦门市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厦门佛教界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一、更加重视依法依规,更加重视服务大局。通过历史的积淀和造就,厦门佛教界形成了闽南佛教独特的人文特色。厦门佛教在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走“人间佛教”道路,维护佛教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到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服务大局。

  二、更加重视自身建设,更加重视正信正行。厦门佛教保持着道风纯正、学风优良的学修氛围,建立健全佛教有关规章制度,督促指导寺院完善自我管理、开展弘法利生活动;坚持学修并重,坚持朝暮课诵、二时过堂、布萨羯磨、参禅念佛、讲经说法、定期举办传统法会,坚持佛教本色。

  三、更加重视团体合作,更加重视发挥优势。厦门佛教界坚持“佛寺僧管”的原则,形成了僧俗团结,僧众和合、民主议事、和谐稳定的组织架构。厦门佛教团体上传下达、团结协作的作用突出,佛教界以南普陀寺为龙头,以闽南佛学院为僧才培育基地,突出僧人培育、慈善服务、对台对外交流等亮点。

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守护者和传承者,当代中国佛教承担起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可谓因缘具足、责无旁贷。今后五年,本会围绕《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任务,应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发挥佛教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深入挖掘佛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努力把佛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人间佛教”发展方向,深入发掘佛教劝人向善、导人向美的精神,使寺院真正起到净化人心、祥和社会的作用。

  三、继续全面推进佛教规范管理水平。发挥佛教团体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健全完善佛教规范化管理,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密切联系全市佛教徒的感情,维护厦门佛教团结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

  四、继续推进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加强佛教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清规戒律是加强道风建设的根本,正信正行是加强信仰建设的要务,培育僧才是加强人才建设的关键,专业规范是加强制度建设的保障。

  五、切实推动佛教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防止佛教进一步(被)“世俗化”、“商业化”的倾向;加强整治“假僧尼”、“游离于寺外的僧尼”维护佛教良好形象;倡导护生,防止放生泛滥等现象;促进佛教慈善规范管理,突出慈善品牌,提升影响力;维护佛教道场安全工作及佛教合法权益;继续推进翔安观音寺露天大佛项目建设等。

  六、全面推进佛教弘法利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注重佛教弘法人才培育,鼓励我市佛教界深化讲经交流活动,发挥义工在弘法利生中积极作用,提升弘法工作影响力,广泛运用现代网络弘法平台,依法流通经书等;促进慈善依法规范管理,重视佛教慈善队伍建设,积极调动佛教慈善力量,立足本地,服务社会,把物质帮助与精神上的抚慰关心相结合,使慈善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七、全面提升佛教僧才教育培养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优化闽南佛学院办学软硬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佛教人才。

  八、进一步做好发挥优势服务大局的各项工作。在长期工作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厦门佛教僧人培育、慈善服务、对台对外交流等新亮点,努力将厦门佛教建设成为“人间佛教”的祖庭、僧伽培养的摇篮、两岸交流的平台、世界佛教交流的窗口。

  九、继续发挥厦门佛教对台对外交流联谊活动。深化对台佛教文化交流,维护祖国统一事业。发挥南普陀寺等寺院与东南亚佛教法缘深厚的优势,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各位代表:

  中国佛教事业迎来了健康发展、大有作为的历史性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和合精进,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为厦门佛教事业全面繁荣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厦门的美丽和谐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更新
最新图片
热点新闻
地址:思明南路515号 (厦门南普陀寺内,闽南佛学院旁)
备案序号:闽ICP备06001080号 Copyright 2016 中国·厦门市佛教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