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因为贪著,因为心对外境粘得太紧,对财富和权力粘得太紧。
当我们有十分在乎时,会带来十分的压力;而当我们有一百分在乎时,就会带来一百分的压力;当这种在乎超过一百分时,我们就会被自己制造的在乎彻底压垮。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家庭中,都有各种身不由己的责任,随便一句“放下”,不是不负责任吗?须知,不粘著不等于不努力,而是在积极努力的同时,不被结果和成败所转。
怎样才能放下粘著?这就需要学习佛法智慧,这是解粘去缚的特效良药。
我曾和心理学界有过多次交流,并就“《心经》与心理治疗”“《金刚经》与心理治疗”等主题进行探讨。为什么古代文人对《心经》和《金刚经》情有独钟?就是因为这些经典可以帮助他们透彻世间真相,厘清物我关系,从而知道自己在这个世间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自处。
《金刚经》有个著名的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我们真正能以这种智慧来审视事业、情感、家庭和人际关系时,内心就会多一些超然物外的豁达。
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一样可以积极开拓事业,一样可以承担家庭责任,一样可以处理人际关系。当所有这些不再对你形成干扰,人生才会因此自在。
总之,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佛法智慧对我们都有莫大助益。顺境时,让我们有努力的方向;逆境时,让我们有超然的心态。
近年来,抑郁症患者与日俱增,不少人为此饱受折磨,走上绝路。即使在看似健康的群体中,也有不少人被焦虑、茫然、缺乏安全感所困扰,心事重重,不得自在。如果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或周围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究竟有多么重要。
怎么才能获得心理健康?这就必须重视精神追求,进而开发生命的良性潜质。
现代人关注的往往是“我拥有什么”,却不重视“我是什么”。其实,一个人是什么比拥有什么重要得多。你拥有什么,和你只有暂时的关系,而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和人格,则会长久影响你的生命。不仅在这一生,还会生生世世地产生作用。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物质压抑已久的渴求得到释放。其爆发力是如此之强,几乎以席卷一切的态势,冲击着所剩无多的传统道德。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甚至流行着“道德多少钱一斤,良心多少钱一斤”的调侃。如果没有精神追求,道德自然就一文不值。
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是个人心态的扭曲,是家庭伦理的丧失,是社会公德的缺位,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新闻中,触目可见各种恶性案件,正是道德缺失后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在保障生存的同时,应该注重精神追求,具备道德修养。因为道德是锻造人格的原材料。只有通过对道德的践行,才能成就健康的心灵,高尚的生命品质。
这些精神财富是物质不可取代的,是每个生命需要的,也是整个社会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