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撷英拾萃 | 发刊于厦门的《佛音》杂志
发布时间:2022/7/3 12:26:01  来源:福建省佛教协会 编辑:xmfx 浏览:1

  福建佛教历史悠久,在我国的佛教发展史上书写出无数华章。《撷英拾萃》栏目,意在凸现我省佛教文化的闪光点,彰显各地寺院独异的风采与特色。一片遗址,一件文物,一个典故,一段佳话,只要有助于扩展福建佛教文化的影响力,都可落笔成文。文字求简,数百字即可。祈望各地寺院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或提供采访线索,联系邮箱:230733105@qq.com。


清末的鸿山寺

  在厦门鸿山寺,保存着一批《佛音》月刊的影印本。那是由闽南佛化新青年会于1924年2月创办的宣传月刊。


太虚大师在鸿山寺

  1917年,陈独秀在北京大学创办《新青年》杂志。太虚大师之门人张宗载、宁达蕴二人,缘此新青年之构想,于1923年在北京成立新佛教青年会,后改称佛化新青年会,并发行佛化新青年月刊。佛化新青年会聘请太虚法师为导师,并得到一些学者名流如胡瑞霖、蔡元培、梁启超的热情支持。此后,全国多地相继成立新型佛教社团,创办佛教刊物。厦门佛教居士蔡吉堂、叶青眼、王振邦等人积极响应,发起组织闽南佛化新青年会,并创办《佛音》月刊。闽南佛化新青年会定期举办念佛会和讲演会,开展佛化宣传活动,一时享誉遐迩,会泉、转逢、转道、性愿、会机、觉斌等佛教界知名人士也积极参加佛化宣传活动。


1920年的鸿山寺

  闽南佛化新青年会会址设在鸿山寺。《佛音》作为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会刊,积极宣传太虚法师的佛教革新主张,倡导正信佛教,反对迷信活动,助力佛化新青年运动,对闽南佛教的革新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佛音》与当时的《海潮音》《佛化报》《佛化新青年》等其它佛教刊物相呼应,汇成一股推动佛教革新、践行人间佛教的舆论力量。


在鸿山寺初版的《佛音》月刊

  《佛音》版式设计新颖,每期的刊名分别由当时佛教界高僧或居士题字,圆瑛大师也欣然题写了刊名。在《佛音》上刊载的文章体裁多样,内容涵盖弘法、慈善、信仰诸方面,影响波及海内外,还得到海外高僧的经费支持。该刊推出的“东亚佛教大会专号”,对由太虚法师倡导、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这次大会作了比较全面的反映。《中华全国佛化新青年会小史》一文,对研究佛化新青年会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最新更新
最新图片
热点新闻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06
备案序号:闽ICP备09050516号-1
地址:思明南路515号 (厦门南普陀寺内,闽南佛学院旁)
Copyright 2022 中国·厦门市佛教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